2021年10月16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520音乐厅的品牌活动—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师朱莹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音乐厅举办“中西合璧 古今和鸣”朱莹中外声乐作品独唱音乐会。音乐会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文化馆,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声乐学会—南京分支机构联合承办。此次不仅是朱莹老师的科研学术音乐会,也是将课堂搬进大剧院,用舞台促进讲台。一直以来音乐学院都坚持教学与实践导向,此举不仅展示专业教师的演唱演奏功底,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与实践、琴房与舞台的结合,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音乐会分为西方艺术歌曲、西方经典歌剧咏叹调、中国艺术歌曲(古诗词艺术歌曲、现代诗词艺术歌曲)和中国歌剧选段。中国艺术歌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声乐作品体现中西方文化交融。
音乐会上半场以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被誉为德奥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宝库中的天鹅之作—《Vier letzte Lieder 》(最后四首歌)开场,这四首歌非常考验女高音的演唱功力,难度极大。朱莹与钢琴伴奏—匈牙利塞格德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家”、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师袁因杙汶合作,打动人心,蕴含美感。接着演唱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我去向何方》和罗西尼歌剧咏叹调《我听到美妙歌声》,展现了朱莹扎实的声乐演唱功底与歌唱表现技巧。担任钢琴伴奏的是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钢琴教师李宁婧。俩人配合默契,掀起了上半场音乐会的高潮。
中场休息由钢琴演奏博士、艺术学博士,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师樊宇演奏《巴赫G大调第五号法国组曲(BWV816)》,情感内在细腻,情趣优雅纤细,节奏生动,充满温情,让人沉醉其中。
下半场朱莹老师演唱四首古诗词艺术歌曲《江城子》《幽兰操》《关雎》《锦瑟》,她一直致力于中国古诗词歌曲的研究,通过声乐演唱形式将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及其独特的韵律传达给听众。
《江城子》演唱出催人泪下、真挚的情感,凄美的韵律打动了每一位观众。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季平先生谱曲2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一首是《关雎》,优美婉转,清新华丽,另一首是选取唐朝诗人韩愈的《幽兰操》,以兰花讴歌高尚的节操和豁达情怀。朱老师用歌声穿越古今,用歌声传达诗歌和文学的真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绽放出更加充沛的活力与旺盛的生命力。
由钢琴李宁婧老师、大提琴何姗姗老师、小提琴蒋颖老师与朱莹老师合作的歌剧《再别康桥》选段《一首桃花》,带给观众浪漫唯美的意境。音乐会在欢快活泼的花腔艺术歌曲《林中的小鸟在歌唱》中结束。朱莹老师以清新圆润的嗓音、精彩的舞台表现、饱满深情的演唱表达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诠释。
朱莹老师共鸣浑厚、处理细腻、情感丰富、爆发力强。自幼喜爱并学习音乐,从学唱民歌,到演唱西洋歌剧的跨越,再到研究传统诗词音乐与中国艺术歌曲的回归,会通中西、连接古今,她是对声乐艺术有着一定理论与表演研究的学者型教师。此次音乐会是高校教师将声乐理论与舞台实践相结合,对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示范作用起到很好的效果。朱莹老师感谢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文化馆、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声乐学会-南京分支机构等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她将继续探寻音乐的内涵与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