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板俊荣院长携他带队的“乐动心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莅临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围绕“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情绪干预研究”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为艺术疗愈领域注入科技动能,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路径。
交流过程中,团队带来艺术疗愈与前沿科技的融合实践。在音乐心理认知领域,通过脑电波形EMR值实时监测情感波动规律,结合VR技术构建《烛光里的妈妈》等经典歌曲的沉浸式场景,对比分析学生脑电数据形成专利成果。这一技术将音乐艺术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情绪干预媒介,让艺术疗愈从主观体验走向精准化科学实践。更具突破性的是其研发的“多模态情绪干预系统”:通过雷达、摄像头、指压传感器等设备实现情绪智能判断,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推送定制化正向音视频,并同步开发气味环境调节等多感官干预模块。实现“科技感知—艺术干预—身心调节”的闭环。
板俊荣院长分享了“科学与艺术”交叉学科建设的创新经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已斩获8项国家课题,其团队成员更以音乐认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成果发表于SCI、HCI等国际权威期刊,打破了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壁垒。现场演示的“零重力状态下多模态情绪干预设备”,将航天科技中的失重环境模拟技术与艺术疗愈结合,展现了跨界研究的前沿性。
本次交流不仅展示了“艺术疗愈+科技”的学术成果,更凸显了其社会价值。该研究为现代人的情绪管理提供了兼具人文温度与科技精度的解决方案,也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树立了跨界融合的典范。两校将通过携手交流合作,共同推进艺术疗愈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升级,让科技成为点亮艺术疗愈价值的“金钥匙”,为探索人类心灵健康开辟新的可能。
供稿:音乐学院
撰稿:张婧婧
审稿:孙晓元
终审:邓琦